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临床路径理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基层管理路径的初步研究 收藏
基于临床路径理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基层管理路径的初步研究

基于临床路径理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基层管理路径的初步研究

作     者:万荣荣 于凯 王爽 张陆 赫曙光 赵心 肖焕 林雪 刘雪君 于晓松 Wan Rongrong;Yu Kai;Wang Shuang;Zhang Lu;He Shuguang;Zhao Xin;Xiao Huan;Lin Xue;Liu Xuejun;Yu Xiaosong

作者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沈阳110001 沈阳市和平区长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0166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73279) 辽宁省科技计划项目(2013225089) 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F-13-220-9-62) 

出 版 物:《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年 卷 期:2017年第16卷第2期

页      码:100-105页

摘      要:目的 通过试点研究验证初步设计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基层管理路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以沈阳市长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2例签约全科医生团队服务的ASCVD高危慢病共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白身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按照预先设计的ASCVD基层管理路径采用创新性研制的“协同式”基层管理措施实施规范化基层管理,评价干预6个月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 干预6个月后,患者失访率为7.4% (9/122),1 13例研究对象完成问卷调查,问卷均合格有效.干预后患者积极度总体水平较干预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809,P<0.05).各维度得分:相信积极主动的角色很重要(t =4.546,P <0.05)、有采取行动的信心与知识(t=4.684,P<0.05)、实际采取行动(t=5.332,P<0.05)以及压力下仍能坚持(t=7.785,P<0.05)也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生命质量总分(t=2.086,P<0.05)、心理健康总分(t=1.980,P<0.05)、生理功能(t=2.420,P<0.05)、活力(t=3.077,P<0.05)、精神健康(t=2.992,P<0.05)较干预前显著提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积极度和生命质量明显相关(r=0.320,P<0.05).患者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均较干预前有所下降,其中舒张压干预前后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15,P<0.05).结论 ASCVD基层管理路径及“协同式”干预措施在基层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实施后可通过增强患者积极度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并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患者血压水平等临床结果.

主 题 词:疾病管理 临床路径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类] 100201[100201] 10[医学] 

D O I:10.3760/cma.j.issn.1671-7368.2017.02.003

馆 藏 号:203218598...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