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论文人画与十七世纪的用色比较 收藏
论文人画与十七世纪的用色比较

论文人画与十七世纪的用色比较

作     者:张月娥 

出 版 物:《景德镇陶瓷》 (Jingdezhen Ceramics)

年 卷 期:2017年第27卷第1期

页      码:16-18页

摘      要:文人画与十七世纪民间青花在用色方面有着许多相同之处。比如:文人画对墨有严格的要求。墨分“五墨六彩”,五墨即“焦、浓、重、淡、清”和六彩“黑白、干湿、浓淡”。一幅画的画中墨色要有干湿浓淡之变化,画面才显得丰富。用墨要善于变化,北宋韩拙就指出:“笔要立其行质,墨要分其阴阳,”由此可见,墨是国画之血肉。十七世纪民间青花和文人画一样注重色的运用,其用色在工艺上,一般把料分成“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五种。以此达到“料分五色”的艺术效果。

主 题 词:文人画 用色 民间青花 艺术效果 干湿 

学科分类:1305[艺术学-设计学类] 1304[艺术学-美术学类] 13[艺术学] 

D O I:10.3969/j.issn.1006-9545.2017.01.007

馆 藏 号:203218647...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