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居住场势”理论的乡村聚落景观空间重构——以厦门市灌口镇为例 收藏
基于“居住场势”理论的乡村聚落景观空间重构——以厦门市灌口镇为例

基于“居住场势”理论的乡村聚落景观空间重构——以厦门市灌口镇为例

作     者:梁发超 刘诗苑 刘黎明 LIANG Fachao;LIU Shiyuan;LIU Liming

作者机构: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福建泉州362021 厦门市集美区建设局中国福建厦门361022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北京100193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1210 41471455)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FJ2016C048) 泉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6D19) 

出 版 物:《经济地理》 (Economic Geography)

年 卷 期:2017年第37卷第3期

页      码:193-200页

摘      要:以"居住场势"理论为指导,采用"居住场势"度量法和三维空间分类法,建构一种功能导向的乡村聚落景观空间重构模式识别方法,并以厦门市灌口镇为典型案例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区乡村聚落"居住场势"分量地域特征差异明显,近郊型村落生产分量和生活分量明显高于远郊型村落,中心村落生活分量和生产分量分布特征基本一致;灌口镇乡村聚落景观划分为4种空间重构模式区,分别为Ⅰ类生态涵养式重构模式、Ⅱ类乡村社区化重构模式、Ⅲ类乡村产业化重构模式和Ⅳ类生态约束发展型重构模式,且不同的重构阶段,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差异显著。研究认为,以"居住场势"理论为指导进行乡村聚落景观空间重构模式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乡村聚落景观的功能导向与资源禀赋,可为乡村景观规划编制提供技术支撑和方法指导。

主 题 词:农村社区 乡村聚落景观 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居住场势”理论 空间重构 灌口镇 

学科分类:07[理学] 0705[理学-地理科学类] 

核心收录:

D O I:10.15957/j.cnki.jjdl.2017.03.026

馆 藏 号:203223720...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