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论《跃鲤记》声腔特色与角色语言舞台适应性 收藏
论《跃鲤记》声腔特色与角色语言舞台适应性

论《跃鲤记》声腔特色与角色语言舞台适应性

作     者:马华祥 MA Hua-xiang

作者机构:华侨大学文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基  金:2015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明清上演传奇声腔特点与舞台适应性研究"(项目编号:FJ2015B131)阶段性成果 闽南文化研究中心阶段性成果 华侨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基金资助阶段性成果之一 

出 版 物:《艺术百家》 (Hundred Schools In Arts)

年 卷 期:2017年第33卷第1期

页      码:193-201页

摘      要:富春堂本《跃鲤记》是一部常演不衰的民间经典传奇。文章从音乐与方言两方面研究该剧声腔特色。音乐方面,宫调混杂、一曲通底和常用曲调反复叠唱,民间戏曲特色显著。在演唱形式上群体性演唱曲多于个体性演唱曲,弋阳腔传奇便是群体性曲子多,对唱曲多,再加上锣鼓伴奏,听起来相当热闹。方言方面,喜用齐韵,支思韵、微韵、鱼模韵混入齐韵现象相当普遍,原因是这些不同韵部的字在弋阳腔中有不少本来就是齐韵字。弋阳方言词汇在剧中也很突出,可见,该剧富有弋阳腔声腔特色。文章还以丑扮秋娘和净扮姜婆为对象,探讨了该剧角色语言的民间舞台适应性。

主 题 词:戏曲艺术 戏曲音乐 《跃鲤记》 弋阳腔 声腔特色 舞台适应性 

学科分类:13[艺术学] 1302[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核心收录:

D O I:10.3969/j.issn.1003-9104.2017.01.032

馆 藏 号:203226001...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