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长篇小说的日常生活时代——以2015年《收获》与第九届茅盾文学奖为中心 收藏
长篇小说的日常生活时代——以2015年《收获》与第九届茅盾文学奖为中心

长篇小说的日常生活时代——以2015年《收获》与第九届茅盾文学奖为中心

作     者:关峰 

作者机构: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陕西西安710064 

基  金:陕西省社会科学艺术学项目"和谐社会下的陕西艺术价值体系及其战略建构研究"(201028) 长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作为大众文化的电视解说的意识形态效果研究"(0929) 

出 版 物:《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 卷 期:2017年第34卷第2期

页      码:57-63页

摘      要:日常生活成长为长篇小说和当代文学批评新的话语和空间中心。在长篇小说中,日常生活作为社会症候和现实缝隙的体现,用罪案寓意日常生活畸变,且以女性视角细腻、敏感地还原了日常生活,并审视日常生活背后的含义。日常生活转向是时代的要求,对长篇小说而言既是开放又是深化。人或生命这一日常生活性母题成为作者聚焦的中心,压力和孤独的体验将悲哀突显出来,升华为审美对象:一是人的日常生活化,二是日常生活反思和重建。社会问题和现实困境筑成了长篇小说高地,批判精神和启蒙自觉也塑造了长篇小说的反思品格。一方面,日常生活成为反思的领地,呈现了浮躁喧哗背后的疮痍和创伤;另一方面,日常生活也作为乌托邦的符码,寓示了拯救和再生产的可能。

主 题 词:长篇小说 日常生活 《收获》 茅盾文学奖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05[文学] 

D O I:10.3969/j.issn.1672-0695.2017.02.010

馆 藏 号:203230642...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