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针药并用外治法治疗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的疗效观察 收藏
针药并用外治法治疗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的疗效观察

针药并用外治法治疗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的疗效观察

作     者:杨国旺 郭佼 郑朝旭 叶霈智 张洪海 程培育 徐咏梅 YANG Guo-wang GUO Jiao ZHENG Zhao-xu YE Pei-zhi ZHANG Hong-hai CHENG Pei-yu XU Yong-mei

作者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肿瘤科北京100010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北京100021 

基  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Z131107002213037) 

出 版 物:《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and Rehabilitation)

年 卷 期:2017年第24卷第5期

页      码:513-517页

摘      要:目的探讨针药并用外治法治疗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06例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患者,采用前瞻性和随机对照的研究设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随机分组,用不透光的信封进行分配隐藏,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照组患者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肌内注射。连续使用至胃瘫缓解,最长疗程为21天。观察胃瘫缓解率、症状积分、胃液引流量、胃管拔出时间及体力状态得分。结果在干预第1周、第2周和第3周治疗组患者胃瘫缓解痊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第2周、第3周和第4周时,治疗组患者胃瘫症状积分总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第3、5、7、9、14及21天时,治疗组患者的胃液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组患者的胃管拔除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周、第3周和第4周,治疗组患者体力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药并用外治法可改善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患者术后消化道症状,减少胃液引流量。

主 题 词:肿瘤 术后胃瘫综合征 中医外治 老十针 穴位贴敷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类] 100214[100214] 10[医学] 

D O I:10.13455/j.cnki.cjcor.2017.05.01

馆 藏 号:203231059...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