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干旱指数在四川省的适用性分析 收藏
干旱指数在四川省的适用性分析

干旱指数在四川省的适用性分析

作     者:潘妮 卫仁娟 詹存 梁川 徐正东 PAN Ni;WEI Ren-juan;ZHAN Cun;LIANG Chuan;XU Zheng-dong

作者机构: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成都611230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65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西安710065 

基  金:国际自然科学基金(4127104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3CB036401)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科研项目(KY2017-08 KY2016-20)~~ 

出 版 物:《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s and 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

年 卷 期:2017年第15卷第4期

页      码:71-78页

摘      要:干旱灾害频发严重制约着四川省的农业发展,为合理分析四川省干旱情况,干旱指数的选择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四川省39个气象站点1960年-2013年的气象资料,分别计算1961年、1994年、2006年和2009年-2010年各站点相对湿润指数M、气象干旱综合指数CI、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利用Arcgis反距离插值法进行空间插值,并与中国气象灾害大典记录的四川省典型年干旱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进而评价四种干旱指数在四川省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对于1961年夏旱,M指数和CI指数均表现出无旱或轻旱,SPI指数结果较实际情况偏小,SPEI指数监测出了干旱的重灾区,效果在四个干旱指标中最好;1994年夏伏旱,M指数监测结果偏小;CI指数出现了空报,对川东地区和川西高原的监测结果偏小,SPEI指数在达县、巴中一带结果偏小,而SPI指数在成都、绵阳一带的结果偏小。2006年伏旱,M指数监测结果偏小;CI指数比M指数效果稍好,但结果仍然偏小;SPI指数和SPEI指数监测出的干旱特征与实际一致;2009年-2010年的冬春连旱,SPEI指数效果最好,M指数次之,SPI指数效果最差。SPEI指数最能反映四川省典型干旱年干旱的空间分布特征。

主 题 词:四川省 干旱 相对湿润指数M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 气象干旱综合指数CI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4[农学-动物医学类] 

D O I:10.13476/j.cnki.nsbdqk.2017.04.013

馆 藏 号:203237032...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