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民初北京城墙的拆改与北京城市现代化进程 收藏
民初北京城墙的拆改与北京城市现代化进程

民初北京城墙的拆改与北京城市现代化进程

作     者:王谦 

作者机构:安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国家文化中心建设的历史现实与未来设计” 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2016年度一般项目“近代京津城市空间变迁的比较研究(1860—1928)”的阶段性成果 

出 版 物:《文化研究》 (Cultural Studies)

年 卷 期:2016年第3期

页      码:66-80页

摘      要:由紫禁城、皇城、内城、外城组成的“四城”空间格局象征着古代北京的帝制皇权、社会等级。民国初年,北京为发展交通、构建现代城市,拆除了皇城,在内城墙上开辟了和平门,破坏了四重城墙的空间结构,城墙所具有的象征权力的符号价值、区隔空间的实用价值在现代性的挤压下失去了存在的根基,而城墙作为传统符号象征的文化价值在民国时期却得以保存,成为北京现代城市建设的顽强阻力,使得对北京城墙的拆改充满了反复与波折。北京古城墙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功能与现代城市建设之间的激烈冲突,民间对传统文化认识的转变与北京市政府对于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使北京的城墙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得以存留,从而使北京在空间上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两种文化表征相交叠的特征。

主 题 词:北京 城墙 现代 文化功能 城市空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08[工学] 081303[081303] 0813[工学-化工与制药类] 0833[0833] 083302[083302] 

核心收录:

馆 藏 号:203237306...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