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民间文学:口头性与文本性的诗学比较 ——以彝族史诗为视角 收藏
民间文学:口头性与文本性的诗学比较 ——以彝族史诗为视角

民间文学:口头性与文本性的诗学比较 ——以彝族史诗为视角

作     者:鲜益 

出 版 物:《艺术广角》 (Art Panorama)

年 卷 期:2004年第5期

页      码:40-42页

摘      要:口头性(Orality)是口头诗学理论的核心概念,指与口头传播相关的特征和规律,它的范畴涵盖了口头诗歌的如下一些层面:诗歌的语言;诗歌的主题;诗歌的故事模式等。其基本特征包括并置、平行、冗赘复沓、重言等。口头文学作品中“口头性”形成的前提是口头表演的特定语境,因而它是通过活态的口头表演呈现出来的。口头诗学强调,史诗文本是表演中的文本。

主 题 词:民间文学 口头性 文本性 诗学 彝族 史诗 比较研究 说唱艺术 文学观念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0304[法学-民族学类] 03[法学] 05[文学] 050107[050107] 

馆 藏 号:203239026...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