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流域尺度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物空间排放特征与总量控制研究 收藏
基于流域尺度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物空间排放特征与总量控制研究

基于流域尺度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物空间排放特征与总量控制研究

作     者:王夏晖 陆军 张庆忠 王波 姚瑞华 张惠远 黄峰 

作者机构: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北京100012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100081 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武汉430072 

基  金: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632-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01036) 

出 版 物:《环境科学》 (Environmental Science)

年 卷 期:2011年第32卷第9期

页      码:2554-2561页

摘      要:农业非点源污染是导致流域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依据农业污染源主要污染物空间排放特征和排放强度分析,划分农业非点源污染空间管理分区,并研究设计分区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是提高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成效的重要途径之一.以湖北省四湖流域为研究案例区,系统开展了流域尺度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空间排放特征识别与总量控制研究.结果表明,四湖流域水环境COD、总氮、总磷、氨氮负荷主要来自于农业非点源污染,4类非点源污染物分别占到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的67.6%、82.2%、84.7%和50.9%.对四湖流域非点源污染物空间排放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水产和畜禽养殖业发达的洪湖、监利、潜江、沙洋地区是流域非点源污染物的主要贡献源区.根据污染物在流域空间上的排放特征和源强评价结果,将四湖流域划分为3个农业非点源污染管理分区,即长湖上游水产和畜禽养殖污染重点控制区、四湖干渠农村非点源污染综合控制区和洪湖水产养殖污染重点控制区,针对不同管理分区分别提出了污染控制措施.基于水质改善和水体纳污能力综合考虑,设计了针对3个非点源污染管理分区的总量控制方案,分阶段实现监测断面全指标达标和满足水体纳污能力要求.主要污染物中,COD主要削减区域为四湖干渠区和洪湖区,分别占到流域COD削减量的43%和42%;氨氮主要削减区域为四湖干渠区,占到氨氮总削减量的66%;总氮主要削减区域为四湖干渠区和洪湖区,分别占到流域总氮削减量的42%和31%;总磷主要削减区域为四湖干渠区,占到流域总磷削减量的53%.

主 题 词:流域 非点源污染 管理分区 排放特征 总量控制 

学科分类:08[工学] 0815[工学-矿业类] 

核心收录:

D O I:10.13227/j.hjkx.2011.09.042

馆 藏 号:203248328...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