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乙型肝炎病毒逆向点杂交基因分型法建立及应用 收藏
乙型肝炎病毒逆向点杂交基因分型法建立及应用

乙型肝炎病毒逆向点杂交基因分型法建立及应用

作     者:杨光 崔金环 陈姝 司建华 谭家驹 

作者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528000 

基  金:佛山市科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0008010A) 

出 版 物:《中华肝脏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epatology)

年 卷 期:2004年第12卷第11期

页      码:677-680页

摘      要:目的 利用逆向点杂交技术建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分型新方法,通过对HBV DNA阳性血清抽样标本进行基因分型,了解佛山地区HBV基因型分布状态。 方法 以HBV基因组的X区序列为主设计分型引物与探针,将活性氨基标记的探针依次固定在尼龙膜上,制成检测膜条。用标记生物素的引物进行HBV DNA扩增,将扩增产物与检测膜条杂交,以POD与TMB显色,判断基因分型结果,通过与基因测序结果比较确定新方法的有效性。从佛山地区HBV DNA阳性患者血清中随机抽取300份,用新建方法进行HBV基因分型检测。 结果 新建HBV逆向点杂交基因分型方法可对拷贝数在103~109/ml之间的300份HBV DNA阳性抽检血清进行基因分型,发现B型147例,占49.0%;C型136例,占45.3%;D型1例,占0.3%;B、C混合型12例,占4.0%;C、D混合型4例,占1.3%;未发现A、E和F型。新方法基因分型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 结论 利用逆向点杂交技术可以准确有效和简便经济的进行HBV基因分型,适用于临床检测与流行病学研究;在佛山地区,人群中感染的HBV以B、C型为主。

主 题 词:乙型肝炎病毒 逆向点杂交技术 基因分型 流行病学 临床检测 

学科分类:1004[医学-公共卫生预防医学类] 100401[100401] 10[医学] 

核心收录:

D O I:10.3760/j.issn:1007-3418.2004.11.011

馆 藏 号:203254427...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