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底水油藏水平井水脊形态影响因素 收藏
底水油藏水平井水脊形态影响因素

底水油藏水平井水脊形态影响因素

作     者:邹威 姚约东 王庆 淮银超 肖鹏 刘明宽 Zou Wei;Yao Yuedong;Wang Qing;Huai Yinchao;Xiao Peng;Liu Mingkuan

作者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工程技术作业中心天津300459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基  金:中国石油科技重大专项"海外油气田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6D-44) 

出 版 物:《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Petroleum Geology and Recovery Efficiency)

年 卷 期:2017年第24卷第5期

页      码:70-77页

摘      要:在底水油藏开发过程中,水平井底水脊进是影响开发效果的关键因素,而关于水脊形态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此,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基于M油田的实际油藏参数,建立底水油藏数值概念模型,根据程林松等推导的水平井产能公式,回归得到水脊形态定量描述公式,分析水平井井距、垂直与水平渗透率比值、单井产液量、水平井垂向位置、油水粘度比和含水率等因素对采出程度和水脊形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水平井井距的增大,相同含水率下采出程度和最大水脊半径逐渐减小,而水脊体积总体呈增大趋势;随着垂直与水平渗透率比值和油水粘度比的增大,相同含水率下采出程度、最大水脊半径和水脊体积逐渐减小;随着单井产液量的增大,相同含水率下采出程度、最大水脊半径和水脊体积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单井产液量超过一定值后,最大水脊半径和水脊体积略有减小;水平井垂向位置离油水界面越近,相同含水率下采出程度、最大水脊半径和水脊体积越小;随着含水率的增大,最大水脊半径和水脊体积逐渐增大。运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分析各因素及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水脊形态影响的显著程度,结果表明:对水脊形态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垂直与水平渗透率比值、油水粘度比、水平井垂向位置、单井产液量和水平井井距。其中,垂直与水平渗透率比值和单井产液量组合、油水粘度比和水平井井距组合对累积产油量的交互影响最为显著。

主 题 词:底水油藏 水平井 水脊形态 数值模拟 Box-Behnken试验设计 影响因素 

学科分类:0820[工学-航空航天类] 08[工学] 082002[082002] 

核心收录:

D O I: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7.05.011

馆 藏 号:203254823...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