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结合滚环扩增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 收藏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结合滚环扩增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结合滚环扩增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

作     者:季明辉 胡贵方 郑义 顾大勇 龙军 鲁卫平 何建安 谈书勤 史蕾 刘春晓 赵纯中 徐云庆 徐华 欧青叶 孙秋香 滕娟 JI Ming-hui;HU Gui-fang;ZHENG Yi;GU Da-yong;LONG Jun;LU Wei-ping;HE Jian-an;TAN Shu-qin;SHI Lei;LIU Chun-Xiao;ZHAO Chun-zhong;XU Yun-qing;XU Hua;OU Qing-ye;SUN Qiu-xiang;TENG Juan

作者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广州515000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疾病预防控制研究室深圳518045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生物医药研究中心深圳市基因与抗体治疗重点实验室深圳518000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广州515000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重庆400042 南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职业卫生与环境毒理学教研室南通226019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州515000 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海口570311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2827 81171667) 国家质检总局项目(2010IK212) 深港创新圈计划联合资助项目(ZYB200907090128A) 深圳市科技计划切块项目(HZ0907004) 重庆市科技攻关课题(2011AC5033) 

出 版 物:《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

年 卷 期:2012年第32卷第6期

页      码:693-698,705页

摘      要:目的研究滚环扩增(RCA)技术结合特异性表面等离子共振(SPR)金膜芯片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方法。方法根据丙型肝炎x-tail区域的特异检测序列,设计并合成针对RCA法检测HCV的探针和引物,分成3组(实验组、阴性样品组和阳性样品组)进行RCA实验,验证RCA法检测HCV的特异性。将模板浓度按10倍梯度稀释,评价SPR技术结合RCA法检测的检测限。在普通金膜芯片的基础上进行表面化学处理,形成高特异性核酸芯片,用抗蛋白实验验证芯片抗蛋白能力。采用双通道SPR仪对RCA反应及信号放大反应进行实时观测。运用SPR技术结合RCA法检测63例临床血液样品,并与Real-Time PCR法比较,评价其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SPR技术结合RCA法对HCV阳性标准品的最低检测浓度为1 pmol/L,低于Real-TimePCR法的检测限(0.1 nmol/L)。SPR芯片具备良好的抗蛋白质非特异性吸附能力。双通道SPR仪对RCA芯片系统的检测信噪比为100,实现了对HCV的检测。对临床样品的检测灵敏度为90.0%(27/30),特异度为84.8%(28/33)(χ2=8.10,P=0.004)。结论 SPR技术结合RCA法将生物传感技术及原位扩增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快速、非标记和实时检测HCV。

主 题 词:表面等离子共振 丙型肝炎 滚环扩增 

学科分类:100208[100208] 1002[医学-临床医学类] 10[医学] 

核心收录:

D O I:10.3969/j.issn.1674-8115.2012.06.002

馆 藏 号:203264777...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