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公共交通系统对城市游憩空间格局影响——以苏州城区为例 收藏
公共交通系统对城市游憩空间格局影响——以苏州城区为例

公共交通系统对城市游憩空间格局影响——以苏州城区为例

作     者:汪德根 孙枫 刘昌雪 钱佳 WANG Degen;SUN Feng;LIU Changxue;QIAN Jia

作者机构:苏州大学建筑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苏州大学旅游系江苏苏州215123 苏州市职业大学教育与人文学院江苏苏州215019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铁接驳系统影响下长江经济带城市集散格局与空间效应研究"(41771125) 江苏省高校2016年度青蓝工程项目及苏州市职业大学成果创新科研项目"创意城市理念下苏州旅游业发展效应"(SVU2015CGCX12)资助~~ 

出 版 物:《旅游学刊》 (Tourism Tribune)

年 卷 期:2017年第32卷第10期

页      码:78-90页

摘      要:文章以苏州城区22个游憩点为例,从平均空间距离通达性和平均时间距离通达性分析单一公交车系统条件下和公共交通系统条件下游憩点通达性变化,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研究游憩流的空间分布变化,探究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对游憩点通达性的影响程度及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苏州城区城市游憩空间对策。结果表明:(1)苏州城区各游憩点空间距离通达值决定了游憩点的时间距离通达性,公共交通系统导向下,各游憩点的平均时间距离通达性显著提高,位于轨道交通沿线上游憩点的时间距离通达性提升明显,公共自行车对游憩点通达性提升也起到一定作用。(2)游憩点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游憩点对游憩流的集散能力,但公共交通系统压缩游憩点的时间距离通达值,从而提升游憩点的游憩集散能力。(3)在单一公交车系统条件下,游憩流模式以"点对点"单一目的地游憩模式和营区基地模式为主,游憩空间呈现"双核"格局;而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下,游憩空间行为模式呈现多样化,主要表现在线型游模式、旅行链模式、区域游模式和营区基地模式,游憩空间呈现"多核"格局。

主 题 词:公共交通系统 游憩空间 通达性 游憩流 苏州城区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0202[经济学-财政学类] 02[经济学]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020205[020205] 08[工学] 082303[082303] 020202[020202] 0823[工学-农业工程类] 

核心收录:

D O I:10.3969/j.issn.1002-5006.2017.10.013

馆 藏 号:203267730...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