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四川盆地W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压裂效果评估和产能预测研究 收藏
四川盆地W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压裂效果评估和产能预测研究

四川盆地W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压裂效果评估和产能预测研究

作     者:李大军 杨晓 王小兰 李蕊岑 邓小江 邓吉刚 黄诚 姜巍 LI Dajun;YANG Xiao;WANG Xiaolan;LI Ruicen;DENG Xiaojiang;DENG Jigang;HUANG Cheng;JIANG Wei

作者机构: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中国石油物探重点实验室-页岩气地球物理研究室四川成都610213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四川成都610213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页岩气勘探开发项目经理部四川成都610056 

基  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2016ZX05023004)资助 

出 版 物:《石油物探》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For Petroleum)

年 卷 期:2017年第56卷第5期

页      码:735-745页

摘      要:应用水平井H1,H2和H3的微地震、压裂及地震数据综合分析了四川盆地W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特征。由微地震监测数据分析可知,H1井的压裂主要以激活先期天然裂缝为主,H2井的压裂以形成人工压裂裂缝网络为主,H3井的压裂则以激活先期天然裂缝和人工压裂裂缝网络共同出现为主。分析了有无天然裂缝以及天然裂缝与井筒不同产状关系情况下不同的压裂效果,进而评价了3口水平井的压裂效果,H2井压裂效果最好,H3井次之,H1井较差。最后,利用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页岩四大主控因素(总含气量、孔隙度、脆性指数和裂缝密度)地质模型,获得页岩产能数据并将其与具有生产测井数据的H1水平井进行了对比,结合微地震压裂数据对H2井、H3井产能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为H2井产能是H3井的2倍,实际生产测试为2.3倍,吻合性好,页岩产能剖面优化了水平井部署、井轨迹设计、压裂方案参数以及更好的完井设计。

主 题 词:微地震 压裂 泊松比 天然裂缝 页岩产能 

学科分类:081801[081801] 081802[081802] 08[工学] 0818[工学-交通运输类] 

核心收录:

D O I:10.3969/j.issn.1000-1441.2017.05.014

馆 藏 号:203273522...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