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古代文学研究与“科学主义” 收藏
古代文学研究与“科学主义”

古代文学研究与“科学主义”

作     者:朱万曙 

作者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 

出 版 物:《文学遗产》 (Literary Heritage)

年 卷 期:2014年第1期

页      码:148-150页

摘      要:当前,古代文学研究取得了诸多的收获,也存在着不少的缺憾。我们强调文献是文学研究的基础,我们在努力复原文学史的本原,这些都是古代文学研究应有的走向。然而,我们也看到,很多的论著都在有意无意地堆砌文献,仿佛不如此就缺少学问;很多的论题是关乎文学史的知识追问,或者是知识谱系的建构。我们越来越被文献和知识的追问所淹没,唯独见不到“文学”的踪影,更感受不到“文学”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审美等方面独有的魅力。这种情形既显示了当下学风的走向,也和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的研究思维相关,——我们其实不知不觉地被“科学主义”所影响、所左右。“科学主义”(seientism)在19世纪70年代就已出现。由以生命哲学研究著称的德国哲学家狄尔泰(WilhelmDilthey,1833—1911)在19世纪末提出来的,他认为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不同,人文科学应该“主观”,自然科学则追求“客观”。他批评那种试图将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应用于人文科学研究的思想为科学主义,“科学主义”一词从此流传开来。“科学主义”和科学方法并不是同义词。研究自然科学需要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科学(如法律、经济、社会学)也需要科学方法;研究人文科学如文学、艺术同样需要科学方法。如果我们研究的以追求知识的本原和准确性为目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更是必不可少。例如我们至今还没有得到准确答案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的成书时间问题、《金瓶梅》的作者问题,我们需要通过直接和间接的证据来证明其具体时间和作者。在仅仅有间接证据而无直接证据的情况之下,这些问题仍然存疑,

主 题 词:古代文学研究 科学主义 人文科学研究 科学方法 19世纪末 知识谱系 自然科学 科学研究方法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050105[050105] 05[文学] 

核心收录:

馆 藏 号:203273563...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