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三种光温模型在模拟水稻生育期中的应用与比较 收藏
三种光温模型在模拟水稻生育期中的应用与比较

三种光温模型在模拟水稻生育期中的应用与比较

作     者:宋洋 王学林 殷剑敏 孔萍 杨再强 SONG Yang;WANG Xue-lin;YIN Jian-min;KONG Ping;YANG Zai-qiang

作者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 江西省气候中心南昌330000 

基  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12GB24160606)资助 

出 版 物:《生态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年 卷 期:2014年第33卷第12期

页      码:3262-3267页

摘      要:为准确模拟水稻发育进程,本研究根据水稻发育对光温的反应,以双季早稻‘五优157’及双季晚稻‘优选10号’为试材,于2012—2013年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气象试验站设计水稻大田分期播种试验,同时收集江西省南昌站点2002—2008年双季早稻‘G98-202’以及南康站点2002—2008年双季晚稻‘金优207’的生育期观测数据及同期气象数据,校正光温效应模型、水稻钟模型和有效积温模型以获取模型参数,用独立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光温效应模型在模拟水稻播种期-拔节期、拔节期-抽穗期、抽穗期-灌浆期、灌浆期-成熟期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基于1-1线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94、0.994、0.988、0.989,且标准回归估计误差(RMSE)均小于4 d;光温效应模型对水稻品种‘五优157’、‘G98-202’、‘优选10号’、‘金优207’从播种期-成熟期的模拟精度比有效积温分别提高了2.42%、4.55%、8.74%和3.16%。研究认为,光温效应模型在模拟江西早稻和晚稻的生育期精度略高于水稻钟模型,有效积温模型精度最差,本研究结果为水稻生育期预测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主 题 词:水稻 生育期 模型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1[农学-植物生产类] 

核心收录:

D O I:10.13292/j.1000-4890.2014.0288

馆 藏 号:203274107...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