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宗教文化对弋阳腔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作者机构: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西南昌330031
基 金: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中的弋阳腔研究"(项目编号:12BZW043)阶段性成果之一
出 版 物:《艺术百家》 (Hundred Schools In Arts)
年 卷 期:2017年第33卷第4期
页 码:206-211页
摘 要:弋阳腔的形成和发展,与民间盛行的儒、释、道等宗教信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风月锦囊》收录的两出折子戏"尼姑下山"和"新增僧家记"以及江西遗存的弋阳腔目连戏剧本及表演体系,佐证了民间宗教戏《目连救母》对弋阳腔的深刻影响;弋阳腔演出的传统剧目,主要是宣扬"忠孝节义""扬善惩恶""慈悲为怀"等宗教思想;宗教建筑及其附属的戏台是中国戏曲特有的表演场所,也承载了中国宗教信仰和民俗文化的表达方式。祠堂附属的戏台、万寿宫附属的戏台、万年台等,是弋阳腔在江西民间传播的重要场所。而传遍大江南北的弋阳腔,则主要依靠全国各地不计其数的万寿宫及其戏台进行有效传播。
主 题 词:戏曲艺术 民间宗教 民俗文化 弋阳腔 戏台 目连戏
学科分类:1303[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13[艺术学]
核心收录:
D O I:10.3969/j.issn.1003-9104.2017.04.033
馆 藏 号:203276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