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内容还是容器?作为学科的博物馆学 收藏
内容还是容器?作为学科的博物馆学

内容还是容器?作为学科的博物馆学

作     者:里默.R.克努普 许捷 Riemer R. Knoop;Jie Xu

作者机构:阿姆斯特丹艺术大学瑞华徳学院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杭州310000 

出 版 物:《博物院》 (Museum)

年 卷 期:2017年第3期

页      码:33-40页

摘      要:在博物馆学学术地位的讨论之下,还有更为宏观的问题:什么是博物馆?博物馆的目的是什么?荷兰莱登的国家古物博物馆,这个我工作了近10年的地方,为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案例。有趣的是,这和中国的情况十分相似。大部分工作人员认为,国家古物博物馆本质上是一个考古学机构,呈现特定的学科,展示考古发掘和收藏实践中的发现以及研究成果。因此,博物馆的一切都是服务内容的,其媒介属性几乎不可见。事实上,国家古物博物馆的curator中,有两位拥有莱登大学的博物馆学教授职位,而博物馆学在那里是考古学的下一级学科。另一部分人则使用传播功能来定义国家古物博物馆,或其他任何以考古或物质文化史为主题的博物馆。在这个意义上,博物馆是一种容器,准确地来说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媒介。这种认识的转变和博物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从收藏中心向功能中心转型密切相关。作为一种媒介,从"学术方法"的角度看博物馆,其在一个更为宽广的社会和文化情景中聚焦于理解博物馆化和文化遗产化(功能)的过程上;从"内容方法"(收藏)的角度,则更多聚焦在呈现,而不是将物转化成"博物馆维度"。我所工作的瑞华德学院属于阿姆斯特丹艺术大学,更推崇功能方法。我们需要从专业角度对博物馆作为媒介予以定位,并促进这一研究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这样,博物馆的基本工作流程可以回归到获取(评定、选择);物理和智识层面的保护(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为此进行的信息管理;提供从传播和教育到呈现和外联的各种形式和方式的访问;在管理和伦理上提供领导和指导。最后一个功能是其他方面都内在固有的,但同时也需要在更高的层次上为机构整体提供重点和方向。既然我们相信博物馆和其他文化遗产机构的最终目的是创造意义,而不是发现预设事实,那么博物馆的核心过程应该不是线性的,而是一个反馈循环。这是博物馆与当下不断变化的观众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结果(观众成为博物馆的共同拥有者)。所以,传播过程中的影响和输出,将成为下一次评估选择和获取循环的输入。比如,给这一核心过程指明方向的引导性愿景将带来更公正、更包容和更可持续的未来。在与观众的互动中,博物馆就不仅仅只是一个考古学传播机构了。理解这个过程,并在之后出现的困境中批判性反思,才可以使得博物馆学成为一个具有高度跨学科特性的独立学科。

主 题 词:博物馆学 博物馆化 文化遗产化 职业培训 新博物馆运动 

学科分类:0601[历史学-历史学类] 060107[060107] 06[历史学] 

馆 藏 号:203280021...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