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不同种植模式对荒漠化区域板蓝根生理特性及产量影响 收藏
不同种植模式对荒漠化区域板蓝根生理特性及产量影响

不同种植模式对荒漠化区域板蓝根生理特性及产量影响

作     者:陈修斌 李翊华 邵勇 赵泽花 张文斌 张荣 

作者机构:河西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甘肃张掖734000 张掖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甘肃张掖734000 

基  金: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科技攻关项目(GYC14-04) 

出 版 物:《中药材》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年 卷 期:2017年第40卷第6期

页      码:1263-1265页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种植模式对荒漠化区域板蓝根生理特性及产量影响。方法:以板蓝根种子为试材,采用田间随机区组排列设计,在栽培密度相同的条件下设5个处理的种植模式:CK(对照):平畦种植三行,A1:高畦种植二行,A2:高畦种植三行,A3:高畦种植四行,A4:高畦种植五行。结果:以处理A3(高畦种植四行)栽培模式的板蓝根株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主根根长、根直径、叶片数等生长指标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同时板蓝根全株鲜重、叶鲜重、根鲜重、叶干重、根干重、根产量等经济性状明显高于其他处理,板蓝根的产量最高可达223.99 kg/667m2。不同种植模式对板蓝根单位面积产量、植株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的影响大小顺序均为A3>A2>CK>A1>A4。结论:以高畦种植四行的栽培模式板蓝根植株生长最优,产量最高。

主 题 词:种植模式 板蓝根 生理特性 产量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类]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类] 100602[100602] 10[医学] 

D O I:10.13863/j.issn1001-4454.2017.06.005

馆 藏 号:203280061...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