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语文”过程下的“三无”课堂 收藏
“语文”过程下的“三无”课堂

“语文”过程下的“三无”课堂

作     者:钱文波 

作者机构:海安县城南实验中学 

出 版 物:《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年 卷 期:2017年第12期

页      码:73-75页

摘      要:一堂语文课是不是好课,不仅要看结果是否达标,更要看过程是否“语文”。而过程的语文化,主要体现为三个“无”。且以《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为例加以说明。一、预设和生成:无间结合只有语文性的预设,才会有语文性的生成。从教学目标的制订,到教学重点的确立,到教学难点的预估,到教学环节的设计,直至每个引领性的设问、每次暗示性的训练,

主 题 词:语文课 “三无” 课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环节 语文化 “无” 

学科分类:0401[教育学-教育学类] 04[教育学] 040102[040102] 

馆 藏 号:203281615...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