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生产性文学批评的解构性生成与后现代转折——罗兰·巴特批评理论的一条伏脉 收藏
生产性文学批评的解构性生成与后现代转折——罗兰·巴特批评理论的一条伏脉

生产性文学批评的解构性生成与后现代转折——罗兰·巴特批评理论的一条伏脉

作     者:姚文放 

作者机构:扬州大学文学院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作为‘艺术生产’的文学批评研究"(17ZDA271)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的阶段性成果 

出 版 物:《文学评论》 (Literary Review)

年 卷 期:2018年第2期

页      码:69-78页

摘      要:罗兰·巴特的学术研究一生凡数变,一个重要建树就是生产性文学批评的铸成,这是随着巴特从结构主义转向后结构主义、绵延了将近20年的一条伏脉。它旨在认定批评写作是以某种方式打碎世界又重组世界,从而生产出新的意义来,同时肯定批评实践将人们从阅读引向写作,使读者不再成为消费者,而是成为文本的生产者,从而凝炼出以生产价值为本的文学批评模式。巴特生产性文学批评的形成有着清晰的脉络:先是从推崇"零度写作"到宣布"作者死了",昭示了"疏远作者,亲近读者"的意向;再将读者的阅读引向批评家的写作,确立了文学批评的主导地位;后又明确批评的要义在于建构,楬橥了文学批评的生产性;最后在后结构主义批评的范本《S/Z》中对以生产价值为本的文学批评模式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演示。巴特生产性文学批评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语境,一是有着马克思主义的背景,二是与萨特结有不解之缘,三是显示了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的后现代转折。

主 题 词:生产性 文学批评 解构性生成 后现代转折 罗兰.巴特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05[文学] 050101[050101] 

核心收录:

馆 藏 号:203284734...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