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清代涉疑案件处理考略 收藏
清代涉疑案件处理考略

清代涉疑案件处理考略

作     者:逯子新 赵晓耕 

作者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出 版 物:《法治现代化研究》 (Law and Modernization)

年 卷 期:2018年第2卷第1期

页      码:148-155页

摘      要:涉疑案件的处理是中国法律史上的一个经典命题。唐宋时期,法典对涉疑案件有专章规定,确立了"疑罪从赎"的基本处理方式。但至明清时期,律典中不再规定涉疑案件处理的一般原则。目前学界大体认可:清代对待刑名案件和州县自理词讼的态度不同。与此相应,在涉疑案件的处理上,同样可以区分为刑名案件和州县自理词讼两种情形。对于刑案涉疑,《大清律例》在制度设计上似有刻意回避重大疑案之嫌,一般规定俱入秋审办理,奏请皇帝定夺。原本依律可以奏部咨结的徒流案件,因为案情涉疑未定,也改为奏请定夺。而州县自理词讼涉疑,因裁决权在州县,故现实中存在不予受理、教化当事人息讼、分派民间组织处理和依据情理处断等多样化的处理方式。

主 题 词:疑案 刑名案件 自理词讼秋审 息讼 

学科分类:0301[法学-法学类] 03[法学] 030102[030102] 

馆 藏 号:203284753...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