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朱践耳交响组曲《月夜情歌》民族性和声技法分析 收藏
朱践耳交响组曲《月夜情歌》民族性和声技法分析

朱践耳交响组曲《月夜情歌》民族性和声技法分析

作     者:关丽娜 

作者机构: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 

基  金: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 项目类别:一般项目 学科代码:YSYY16 项目名称:西洋管弦乐作品中国音乐元素的继承与创新研究 项目负责人:关丽娜 课题编号:B16021 

出 版 物:《音乐创作》 (Musical Works)

年 卷 期:2018年第3期

页      码:112-114页

摘      要:朱践耳是我国著名音乐家、作曲家,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体裁涉猎室内乐、钢琴、声乐、交响乐等诸多领域。朱践耳先生的创作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土壤中,同时也汲取了现代作曲技法。特别是在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应用方面有着许多独特的见解。和声的写作技法是每一位从事音乐创作的学者都必须学习和研究的专业知识。因此本文以朱践耳先生的交响组曲《黔岭素描》的《月夜情歌》为例,从几个方面来对这一作品的和声技法进行分析,希望可以探寻到朱践耳先生音乐创作的精髓。

主 题 词:朱践耳 《月夜情歌》 和声技法 

学科分类:13[艺术学] 1302[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馆 藏 号:203284908...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