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分裂与缺失:《掠夺者》的镜像理论解读 收藏
分裂与缺失:《掠夺者》的镜像理论解读

分裂与缺失:《掠夺者》的镜像理论解读

作     者:张颖坤 ZHANG Ying-kun

作者机构: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文化基础部上海201808 

出 版 物:《阴山学刊》 (Yinshan Academic Journal)

年 卷 期:2018年第31卷第2期

页      码:36-40页

摘      要:威廉·福克纳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掠夺者》展示了作家杰出的艺术才华。小说中的人物在南方传统价值观念与资本主义工商业文明的碰撞中坚守并重构了南方传统价值观,展现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这种自我和主体性与拉康镜像阶段下的主体理论具有共性。家族荣耀宛如想象界的镜中之像,必将造成自我的误认和异化,却是自我发展的必经环节。儿童在社会中经历善恶冲突的考验,即经过他者确立主体在社会象征秩序中的位置。现实社会中的种族主义观念给南方人带来了精神创伤,这种创伤性内核即实在界。福克纳把对往事的回忆作为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呈现出来,体现了其立足现在、探索未来的时间意识和创作宗旨。

主 题 词:威廉·福克纳 《掠夺者》 想象界 象征界 实在界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050108[050108] 05[文学] 

D O I:10.3969/j.issn.1004-1869.2018.02.009

馆 藏 号:203285434...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