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重组柠檬酸杆菌合成紫色杆菌素的工艺条件优化 收藏
重组柠檬酸杆菌合成紫色杆菌素的工艺条件优化

重组柠檬酸杆菌合成紫色杆菌素的工艺条件优化

作     者:张瑞萍 蒋培霞 李春 邢新会 ZHANG Ruiping;JIANG Peixia;LI Chun;XING Xinhui

作者机构:新疆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生物化工研究所北京100084 

基  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02320606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676071 20836004 ) 科技支疆项目(200991132) 

出 版 物:《化工学报》 (CIESC Journal)

年 卷 期:2010年第61卷第6期

页      码:1495-1505页

摘      要:以L-色氨酸为前体物,对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基因工程菌株生产紫色杆菌素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培养基种类、培养温度、碳源、溶氧、种子液的状态、接种量、诱导时机、诱导剂的浓度及初始pH对细胞生长和紫色杆菌素产量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这些因素中可能存在交互作用的4个因素(种子液OD660、接种量、诱导时机、诱导剂浓度)的影响主次,确定了这些因素、水平的最佳搭配方案。结果表明,重组柠檬酸杆菌合成紫色杆菌素的最优培养条件为:种子液培养至OD660=3.6时,以3%的接种量接种于以甘油为碳源、初始pH为6.5的磷酸盐发酵培养基E2(25μ***-1卡那霉素),先在37℃、***-1下培养至OD660=1.4,然后加入0.5μ***-1的诱导剂正辛烷,同时转入20℃,在***-1下诱导培养31h。在此最优条件下,紫色杆菌素粗提物(紫色杆菌素及脱氧紫色杆菌素的混合物)产量可达1.809g.L-1,比优化前(0.514g.L-1)提高了252%,是目前国际上其他研究小组报道的最高摇瓶产量(0.43g.L-1)的4.2倍。质粒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重组柠檬酸杆菌在抗生素选择压力条件下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主 题 词:紫色杆菌素 发酵优化 单因素 正交设计 重组柠檬酸杆菌 

学科分类:100703[100703] 1007[医学-药学类] 081702[081702] 08[工学] 0817[工学-轻工类] 10[医学] 

核心收录:

馆 藏 号:203287286...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