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地下洞室地震动力响应的岩体结构控制效应 收藏
地下洞室地震动力响应的岩体结构控制效应

地下洞室地震动力响应的岩体结构控制效应

作     者:崔臻 盛谦 冷先伦 罗庆姿 CUI Zhen;SHENG Qianl,;LENG Xian-lun;LUO Qing-zi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No.2015CB0579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1779253 No.4167231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2016YFC0401803)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16A030310345)~~ 

出 版 物:《岩土力学》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年 卷 期:2018年第39卷第5期

页      码:1811-1824页

摘      要:为了评价在层间错动带C2影响下白鹤滩地下洞室群尾调室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针对其在试验中表现出来的明显的延性及法向荷载依赖性等特征,一种非线性的连续屈服(CY)模型被采用,用来描述层间错动带在静力以及地震动力作用下的复杂力学特性。在CY模型中,非连续面的变形特性采用幂函数形式表述,并且考虑了剪切破坏过程中强度的渐进性破坏。CY模型预测的C2错动带的力学行为与试验获取的结果相比较差异非常小,证明了CY模型在静力作用下的适用性。基于位移非连续假设的应力波透射理论被用来论证CY模型在动态作用下的适用性,同时将结果与线性结构面本构模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比较结果表明,CY模型预测的规律与已有文献利用其他非线性模型得到的结论基本相同,并优于线性本构模型,理论结果在数值软件中得到了验证。3条地震波在经过特殊的反应谱匹配处理后,对白鹤滩地下洞室左岸1#尾调室进行了地震动力响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C2错动带在地震作用下对尾调室的变形及稳定性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地震作用下洞室整体运动趋势以刚体位移为主,岩体间相对变形为辅。相对变形中,错动带C2的相对变形占据了较大的成分。C2的相对变形以接触面上下盘的切向错动变形为主,主要发生部位为洞室顺C2走向的部位;结构面上、下盘法向变形为辅,主要发生在洞室顺C2倾向部位。通过超载法,获取了洞室的地震动力安全裕度。当超载系数从2增加到3时,C2的剪切变形、洞室的塑性区指标均剧烈增加,显示洞室的安全裕度大约在2~3之间,即洞室最大可抗拒峰值加速度为438g~657g的地震动作用。研究结论可供地下洞室的抗震设计与分析参考。

主 题 词:地下洞室 地震稳定性 结构面型破坏 离散单元法 连续屈服模型 

学科分类:08[工学] 0818[工学-交通运输类] 080104[080104] 0815[工学-矿业类] 0903[农学-动物生产类] 0813[工学-化工与制药类] 0901[农学-植物生产类] 0814[工学-地质类] 0801[工学-力学类] 

核心收录:

D O I:10.16285/j.rsm.2016.0925

馆 藏 号:203288906...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