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国省际全要素CO_2排放效率差异及驱动因素——基于1995—2010... 收藏
中国省际全要素CO_2排放效率差异及驱动因素——基于1995—2010年的实证研究

中国省际全要素CO_2排放效率差异及驱动因素——基于1995—2010年的实证研究

作     者:屈小娥 

作者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统计系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考虑环境效应的中国省际能源效率问题研究"(编号:11YJA790121) 陕西省软科学项目:"资源环境约束下陕西省工业增长模式及新型工业化路径选择"(编号:2012KRM96) 西安交通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新兴前沿 学科综合交叉类科研项目":"中国省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与优化设计"(编号:SK2010045) 

出 版 物:《南开经济研究》 (Nankai Economic Studies)

年 卷 期:2012年第3期

页      码:128-141页

摘      要:本文以1995—2010年我国30个省级经济单元为研究对象,在全要素框架下基于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法实证测算了各省份的CO2排放效率,运用核密度估计研究了CO2排放效率的动态演进特征,并分析了CO2排放效率变动的驱动因素。结论表明,我国各省份CO2排放效率差异显著,CO2排放效率最高的五个省份依次为上海、广东、海南、福建、湖南;CO2排放效率最低的五个省份依次为青海、贵州、宁夏、新疆、陕西。分地区看,东部地区CO2排放效率最高,依次为东北综合经济区、中部和西部地区。核密度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整体CO2排放效率提高过程中省际之间的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省际之间累积CO2排放效率经历了由"双峰"→"单峰"→"双峰"→"单峰"的交替演进,这一结果和国家宏观环境政策的变化紧密相关。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政府影响力和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能够促进CO2排放效率的改进;重工业所占比重、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所占比重、煤炭消费所占比重和进出口贸易所占比重增加将不利于CO2排放效率的提高,据此提出了提高CO2排放效率的对策建议。

主 题 词:数据包络分析 全要素CO2排放效率 核密度估计 影响因素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02[经济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0201[经济学-经济学类] 020106[020106] 07[理学] 020105[020105] 070104[070104] 0701[理学-数学类] 120405[120405] 

核心收录:

D O I:10.14116/j.nkes.2012.03.011

馆 藏 号:203295327...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