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从典当到小额质押贷款营业所:1949—1966年上海典当业的变迁 收藏
从典当到小额质押贷款营业所:1949—1966年上海典当业的变迁

从典当到小额质押贷款营业所:1949—1966年上海典当业的变迁

作     者:赵伟 Zhao Wei

作者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出 版 物:《中国经济史研究》 (Researches in Chinese Economic History)

年 卷 期:2018年第3期

页      码:131-150页

摘      要:典当业以物质钱,是调剂平民经济的传统金融机构。上海解放后,失业贫苦市民数量较多,他们普遍依赖典当借贷度日。有鉴于此,人民政府允许典当业存在,并从利息、资金两个方面对其加强管理,使之符合新社会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复苏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进,典当业"基本取缔"的政策最终确立。1956年上海私营典当业被改造为小额质押贷款营业所,成为向上海贫困市民提供临时低息生活贷款的服务机构。从"当"到"贷"发生了许多变化,但小额质押贷款营业所如同旧典当一样为上海市民所称便。小额质押贷款营业所不仅是人民政权对传统金融行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结果,也与近代以来各地"公典"制度的设计和实践一脉相承。

主 题 词:典当业 小额质押贷款营业所 公典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02[经济学] 03[法学] 030204[030204] 030503[030503] 06[历史学] 0202[经济学-财政学类] 0302[法学-政治学类]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060206[060206] 020204[020204] 0305[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0602[0602] 

核心收录:

馆 藏 号:203297802...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