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正在加载...

相关文献

正在加载...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正在加载...
文献详情 >利用SSR标记分析东北野生菰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收藏
利用SSR标记分析东北野生菰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利用SSR标记分析东北野生菰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作     者:苏晓娜 王惠梅 黄雪雯 谢小燕 张孝天 牛恋 董琳 江绍琳 吴建利 江绍玫 SU Xiao-na1 , WANG Hui-mei2, HUANG Xue-wen6, XIE Xiao-yan4, ZHANG Xiao-tian4, NIU Lian4, DONG Lin4, JIANG Shao-lin5, WU Jian-li2 ,JIANG Shao-mei3

作者机构: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06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都匀558000 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江西南昌330045 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60378) 

出 版 物:《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Acta Agriculturae Universitatis Jiangxiensis)

年 卷 期:2018年第40卷第3期

页      码:579-589页

摘      要:菰属(Zizania Trucz.)为水稻的近缘属,保留了大量驯化作物所丢失的优异性状,是扩大和丰富育种基因库的理想材料。从24对菰SSR分子标记中筛选出7对标记,对来自东北三省的5个居群,共计98个野生菰样本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同时,详细阐述了POPGENE、STRUCTURE、ARLEQUIN、MEGA及MVSP等统计分析软件的数据录入格式、软件操作方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完整可操作的参考依据。各软件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野生菰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PPB=71.88%、Ao=1.719、Ae=1.332、He=0.201、I=0.313,Gst=0.543);各野生菰居群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和遗传距离分别介于0.605 5~0.955 6和0.045 4~0.501 6;东北地区野生菰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间;5个野生菰居群的遗传结构可以大致分为3组,5个居群不存在明显的亲缘地理关系。该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我国东北地区野生菰资源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认识,同时也为东北野生菰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主 题 词:野生菰 SSR标记 生物统计分析软件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科学类] 07[理学] 09[农学] 071007[071007] 0901[农学-植物生产类] 090102[090102] 

D O I:10.13836/j.jjau.2018075

馆 藏 号:203299477...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正在加载...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