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十七年”时期中国电影的体制与观众需求 收藏
“十七年”时期中国电影的体制与观众需求

“十七年”时期中国电影的体制与观众需求

作     者:石川 

出 版 物:《电影艺术》 (Film Art)

年 卷 期:2004年第4期

页      码:49-54页

摘      要:电影体制是一种体现在电影领域中的生产关系.1949年以后,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电影生产关系被打破,一种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型电影生产关系被确立起来.1953年国民经济第一个 五年计划 开始实施时期,电影界参照苏联模式,逐步形成了 高度集中,按计划生产,统购统销 的电影生产与管理体制.虽然五六十年代也逐步推行了企业化管理,实施成本核算,厉行节约,提高劳动生产率等经营管理措施,但这些经济上、经营上的要求必须以首先满足政治上和文化上的要求为前提.这种运营模式不久就被历史实践证明存在许多明显的弊端,有关部门也曾在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做过多次改革的尝试,但总体面貌并未改变.

主 题 词:中国 电影体制 观众需求 管理运行模式 观众数量 体制改革 电影生产 “十七年”时期 

学科分类:06[历史学] 060207[060207] 0602[0602] 

核心收录:

D O I:10.3969/j.issn.0257-0181.2004.04.011

馆 藏 号:203300572...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