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敦煌舞谱:一个文化表象的生成与消亡 收藏
敦煌舞谱:一个文化表象的生成与消亡

敦煌舞谱:一个文化表象的生成与消亡

作     者:王小盾 高宇星 

作者机构: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基  金:国家“双一流”高校建设项目经费 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扶持项目经费 

出 版 物:《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Art of Music(Journal of the 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年 卷 期:2018年第2期

页      码:6-18页

摘      要:敦煌舞谱发现之后,长时间不能被释读,原因在于:它是东亚历史上独一无二的舞蹈符号——记录一种短暂地出现在晚唐五代的酒令舞。这种舞蹈采用"一曲子打三曲子"的规则,配合"下次据令"。它主要由于以下两个条件而得以形成:一是公元5世纪以来的"胡乐入华",即随着大批西域人群的迁入,西域艺术与文化大规模地侵入中国内地,以致改变了北朝和隋唐人的道德、习惯和观念;二是公元8世纪中叶以来由饮妓阶层造成的酒筵风尚的改变,亦即在具有商业色彩的酒筵上,通过饮妓与落魄文人的合作,实现了对来自掖庭、教坊、举场、使幕、乐营、青楼等场所的多种文化与艺术的综合。文章拟通过对敦煌舞谱的结构原理、生成条件和消亡过程的考察,揭示唐代文化的性格,以及中、日、韩、越等国的文化差异。

主 题 词:敦煌舞谱 酒令舞 文化表象 

学科分类:06[历史学] 060207[060207] 0602[0602] 

核心收录:

D O I:10.19359/j.cn31-1004/j.2018.02.001

馆 藏 号:203301206...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