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考虑公交线路短时瘫痪的复线设计模式 收藏
考虑公交线路短时瘫痪的复线设计模式

考虑公交线路短时瘫痪的复线设计模式

作     者:罗孝羚 蒋阳升 黄丹芮 姚志洪 代佳妮 LUO Xiao-ling;JIANG Yang-sheng;HUANG Dan-rui;YAO Zhi-hong;DAI Jia-ni

作者机构: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西南交通大学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试验室四川成都610031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重庆402247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8465 71771190) 重庆市应用开发计划重点项目(cstc2014yykf B30003 2015H01373) 

出 版 物:《公路交通科技》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年 卷 期:2018年第35卷第7期

页      码:100-106页

摘      要:为缓解公交线路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短时瘫痪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一种不同于传统公交线路设计方式的公交复线线路设计。复线模式的公交线路能够在原线路部分路段出现短时瘫痪时实现快速响应,使公交车辆转移至复线路段运营。首先,构建了以乘客出行时间最小化为目标的公交线路复线设计模式,同时依据所构建的模型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启发式算法求解。为了验证所提出模型和算法的效果,选取了绵阳一条10站点的公交线路为例进行案例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模型公交线路部分路段发生瘫痪时,公交车辆只能等待路段通行缓慢恢复,导致乘客出行时间过长的问题,通过复线设计,在原公交线路部分路段发生瘫痪时,公交车辆通过绕行至复线线路,可以使乘客总的出行时间减少43.97%。最后,为了分析不同参数取值的影响,对站点到达时间以及道路瘫痪程度进行了相应的灵敏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公交运行路段瘫痪越严重,使用该复线设计的效果越好,但如果复线站点与原站点距离过远时,将会导致乘客从到达复线站点以及从复线站点到达最终目的地的走行时间增长,将会降低该方法的应用效果。因此,在应用所提出的公交复线设计时,原线路站点对应的复线站点距离不宜过远。

主 题 词:交通工程 复线线路模式 对比验证 公交线路 灵敏度分析 

学科分类:08[工学] 082303[082303] 082302[082302] 0823[工学-农业工程类] 

核心收录:

D O I:10.3969/j.issn.1002-0268.2018.07.014

馆 藏 号:203304967...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