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废弃矿坑的景观生态设计与可持续利用——以海口市矿坑群改造为例 收藏
废弃矿坑的景观生态设计与可持续利用——以海口市矿坑群改造为例

废弃矿坑的景观生态设计与可持续利用——以海口市矿坑群改造为例

作     者:肖晓楠 韩西丽 曾辉 丁恺昕 施晓东 XIAO Xiaonan;HAN Xili;ZENG Hui;DING Kaixin;SHI Xiaodong

作者机构: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广东深圳518055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北京100871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C0505801) 

出 版 物:《生态环境学报》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18年第27卷第7期

页      码:1343-1350页

摘      要:因产业结构调整和矿产资源枯竭,中国各地出现了大量矿业废弃地,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并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及时对其进行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利用,可以快速地变废为宝,赋予废弃土地新的生态、休闲、地域文化延续以及经济价值。海口市矿坑群改造项目基于矿区典型景观、热带自然环境等地域特征,从地形条件及竖向设计、汇储水条件与水景设计、植被的恢复与利用、场地弃置矿石的再利用和建成后的污染防治等五个方面对矿坑分别进行了景观生态设计与可持续利用。在此基础上,提出:(1)依据矿区生态系统特征、地理位置及自然恢复情况,将其分为自然恢复、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生态修复与适度开发三大类;(2)适度开发矿坑及周围被污染的非法养殖场地,建设城市郊野公园、康养社区和市民运动中心,为区域带来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3)利用矿区地形高差将地势较低且地下水位较高处设计为水景,依据植被现状将其修复为山丘台地草坡、湿地景观区、热带草本植物种植带、林地保留及培育区、热带蔬果种植园和休闲景观绿地,弃置矿石材料进行资源化利用作为铺装、景观山丘堆放材料等,营造具有热带矿坑特征的可持续景观;(4)加强对矿坑开发后的生活垃圾、污水和餐饮油烟等污染物防治,建立专业化垃圾处理模式,利用生态湿地对污水进行净化,提升餐饮油烟净化技术。研究旨在促进修复后的矿坑场地的可持续利用,为其他地区的废弃矿坑改造利用提供参考。

主 题 词:矿坑 景观生态设计 可持续利用 海口市 

学科分类:07[理学] 09[农学] 0903[农学-动物生产类] 0713[0713] 

核心收录:

D O I:10.16258/j.cnki.1674-5906.2018.07.019

馆 藏 号:203306412...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