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楚辞的文体视阈与礼乐仪式 收藏
楚辞的文体视阈与礼乐仪式

楚辞的文体视阈与礼乐仪式

作     者:熊良智 

作者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版 物:《文学评论》 (Literary Review)

年 卷 期:2018年第4期

页      码:49-57页

摘      要: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样化诗歌体式的作者,创作了骚体、天问体、招魂体、九歌体组诗和《卜居》类散文诗体,它们不仅各自具有鲜明的体式特征,而且成为了后世创作的范式。因为发生在早期仪式的语境下,不同的仪式题材和语境决定了屈原诗歌的结构安排、书写方式、表现方法,形成诗歌体式的多样化特点,反映了早期诗歌体式的形成机制,不仅仅决定于作者的文体意识,还在于诗歌赖以生存的文化母体。就算是作家的诗意书写,有时也会寄存在礼仪程式中,甚至直接借用礼仪程式与名目。因为早期的艺术形式往往依存在实用性、功能性的生活形态中,这正是屈原诗歌体式讨论的诗学意义。

主 题 词:屈原 文体 仪式 诗学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05[文学] 

核心收录:

馆 藏 号:203307174...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