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高烈度地区框架-核心筒结构中美抗震设计方法对比 收藏
高烈度地区框架-核心筒结构中美抗震设计方法对比

高烈度地区框架-核心筒结构中美抗震设计方法对比

作     者:胡妤 赵作周 钱稼茹 HU Yu;ZHAO Zuozhou;QIAN Jiaru

作者机构: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61120377 51278275) 

出 版 物:《建筑结构学报》 (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

年 卷 期:2015年第36卷第2期

页      码:1-9页

摘      要:按照中美相关抗震设计规范分别对位于中国8度抗震设防区和美国典型高烈度区域(旧金山地区)的两栋层高与结构相似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高层建筑结构进行了设计。介绍了抗震设计过程中根据中美相关抗震规范确定的地震作用参数与材料强度,比较了两国混凝土结构尤其是剪力墙结构抗震构造措施的异同。建立了两结构的空间弹性分析模型,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了两结构的弹性地震响应,比较了两结构自振周期、基底剪力、层剪力、结构层间变形、构件尺寸、配筋以及连梁受剪承载力等。计算结果表明:按照两国设计规范分别设计的结构,其设计地震作用水平相当;根据美国规范设计的结构连梁受剪承载力与中国规范设计方案相比偏低,约为中国规范设计方案的0.63~0.95倍;中美两国规范设计的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的范围与配筋差异较大,中国规范设计方案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内纵筋和箍筋集中在端部固定范围内,美国规范设计的箍筋约束范围大,对应端部固定范围的配筋比中国规范配筋量小。

主 题 词:框架-核心筒结构 剪力墙 抗震设计 地震作用 中美抗震设计比较 

学科分类:081405[081405] 08[工学] 0814[工学-地质类] 

核心收录:

D O I:10.14006/j.jzjgxb.2015.02.001

馆 藏 号:203310404...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