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Klebisella oxytoca HD79乙酸激酶部分基因(ack... 收藏
Klebisella oxytoca HD79乙酸激酶部分基因(ack)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Klebisella oxytoca HD79乙酸激酶部分基因(ack)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作     者:叶广彬 宋刚 凌宏志 葛菁萍 平文祥 Ye Guangbin;Song Gang;Ling Hongzhi;Ge Jingping;Ping Wenxiang

作者机构: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80 农业微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哈尔滨15050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酸菜发酵生态系统中细菌群落与代谢物组特征耦合机制"(31300355) 黑龙江大学杰出青年基金"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HDYM-02亚麻生物脱胶活性研究"(JCL201305) 哈尔滨市科技局青年后备人才项目"功能性乳酸菌发酵酸菜生态学过程研究"(2014RFQXJ1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菌群演替与温水沤麻系统关键酶产生菌代谢组学特征的耦合机制"(31270534) 黑龙江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黑龙江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农业微生物发酵技术 2012td009) 

出 版 物:《中国农学通报》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年 卷 期:2015年第31卷第14期

页      码:83-88页

摘      要:乙酸是2,3-丁二醇典型代谢途径中的主要副产物之一,它的大量生成能够造成环境p H值的改变并且抑制菌体的生长,并对2,3-丁二醇的代谢产生影响。乙酸激酶是乙酸生成的关键酶,敲除其相关基因,理论上可以减少乃至消除乙酸的产生,从而提高2,3-丁二醇的产量和得率。本研究根据Klebisella oxytoca KCTC1686和Klebisella oxytoca HD79乙酸激酶基因ack序列的相似性设计引物,以产酸克雷伯氏菌基因组DNA和质粒载体p T-ack为模板,利用PCR克隆得到了乙酸激酶部分基因ack,长度为856bp,无碱基缺失。ORF分析发现该部分基因没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但是全部位于Klebisella oxytoca KCTC1686 ack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内。结果表明该片段为Klebisella oxytoca HD79乙酸激酶部分基因序列,为后续构建产酸克雷伯氏菌乙酸激酶突变株奠定了基础。

主 题 词:产酸克雷伯氏菌 乙酸激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学科分类:0832[0832] 08[工学] 083203[083203] 

馆 藏 号:203312191...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