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电磁场刺激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即刻早期基因表达的影响 收藏
电磁场刺激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即刻早期基因表达的影响

电磁场刺激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即刻早期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     者:赵东明 吴华 祝文涛 杨勇 陶超雄 陈超 Zhao Dong-ming;Wu Hua;Zhu Wen-tao;Yang Yong;Tao Chao-xiong;Chen Chao

作者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湖北省武汉市43003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0477043) 

出 版 物:《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年 卷 期:2008年第12卷第38期

页      码:7417-7421页

摘      要:背景:细胞受刺激后即刻早期基因在细胞核内快速表达,其编码的核蛋白作为反式作用因子,通过激活某些基因的转录而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等生物学行为。目的:观察电磁场刺激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fos、c-myc和c-jun即刻早期基因表达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电刺激干预的体外细胞学观察,于2006-10/2007-01在同济医院矫形外科实验室完成。材料:清洁级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6只,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电磁场发生器由海军工程大学电机系设计制造。方法:贴壁筛选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4代按2×103个/孔接种,每孔均加入200μL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分为2组,对照组细胞置于普通培养箱中培养3d,暴磁组在培养箱中安装电磁场发生器,频率50Hz、强度1mT的正弦波,每次刺激30min,间隔11.5h,2次/d,共刺激5d。主要观察指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RT-PCR检测即刻早期基因的表达。结果:电磁场刺激3d后,暴磁组MTT产物吸光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电磁场刺激5d后,暴磁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暴磁组c-fos和c-myc基因表达均有不同水平的上调(P<0.01),c-jun基因无明显变化。结论:电磁场刺激可上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c-fos和c-myc即刻早期基因的表达,可能通过该途径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活性,诱导其向成骨细胞分化。

主 题 词:电磁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即刻早期基因 增殖 分化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科学类] 07[理学] 071007[071007] 

D O I:10.3321/j.issn:1673-8225.2008.38.012

馆 藏 号:203317355...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