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裂缝分析 收藏
裂缝分析

裂缝分析

作     者:刘彰 

作者机构:东莞市新南粤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523071 

出 版 物:《江西建材》 (Jiangxi Building Materials)

年 卷 期:2005年第4期

页      码:55-57页

摘      要:1裂缝的基本概念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裂缝的产生和出现是常有的,要求混凝土不出现裂缝几乎是不可能的,多数可能存在肉眼不可见的微裂,很多结构物可以是在允许裂缝宽度控制范围内带‘缝’工作的(它可以是宏观的、也可以是微观的)。我们工程上所指的裂缝基本上应是宏观裂缝,即其裂缝≥0.05mm的可见裂缝。工程上裂缝的存在并非都是危险有害的,有部分裂缝可以是无害的,只要对其封闭,仍可继续安全使用,但也不能由此忽视一些裂缝的严重危害性。因此,我们必须弄清楚各种不同部位、不同环境、不同标准下,裂缝产生的原因、性质及危害程度,找出避免及处理办法。应该说多数工程的使用标准是由裂缝控制的;结构的破坏和倒塌基本上是由裂缝产生→扩展→丧失承载力→破坏的一个过程,裂缝扩展是建筑物破坏的初始阶段,因此确立了建筑物的裂缝控制这一概念和设计标准。我们说混凝土不出现裂缝几乎是不可能的,有时它象是‘与生俱来’的,如‘初始应力’、‘初始微裂’、内部扩散及质量转移等随时间变化的现象等产生的裂缝。混凝土是一种非匀质固体材料,存在着固体材料中的某种不连续现象,(与强度理论的均质、各异同性、弹性、连续假定下的力学模型存在很多相悖现象)它从制作过程中就存...

主 题 词:裂缝分析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 宏观裂缝 危害程度 使用标准 控制范围 裂缝宽度 安全使用 不同部位 裂缝控制 

学科分类:081406[081406] 08[工学] 081304[081304] 0813[工学-化工与制药类] 0814[工学-地质类] 082301[082301] 0823[工学-农业工程类] 

D O I:10.3969/j.issn.1006-2890.2005.04.025

馆 藏 号:203331869...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