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药抗肿瘤作用的物质基础与网络机制研究 收藏
中药抗肿瘤作用的物质基础与网络机制研究

中药抗肿瘤作用的物质基础与网络机制研究

作     者:张宝月 郑一夫 庞晓丛 郑湘锦 王喆 丁虹 杜冠华 刘艾林 Zhang Baoyue;Zheng Yifu;Pang Xiaocong;Zheng Xiangjin;Wang Zhe;Ding Hong;Liu Ailin;Du Guanhua

作者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北京100050 武汉大学药学院武汉430072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673480)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2103) 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项目(2016NCMIZX05 NCMI-AGD05-201709) 协同创新团队项目(2016-I2M-3-007) 

出 版 物:《世界中医药》 (World Chinese Medicine)

年 卷 期:2018年第13卷第8期

页      码:1997-2009页

摘      要:目的:为了探讨抗肿瘤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和网络药理机制,并且阐明中药方剂中各种有效成分的协同作用机理。方法:本文通过收集肿瘤防治相关的中药复方,并从中选取出现频次较高的单味药,使用CNPC和TCMSP数据库进行化学成分的收集,对有效化学成分进行了抗肿瘤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利用TCMID及CTD数据库寻找化学成分的作用基因,在此基础上利用Cytoscape构建网络,进行网络机制研究。结果:收集了65个抗肿瘤中药复方,其中出现频次大于10的单味药有4个,分别为甘草、黄芪、人参和黄芩,其已知化学成分分别为172,70,293和92个,抗肿瘤有效成分主要包括三萜类、黄酮类、多糖类、皂苷类化合物。在化学成分相关基因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化学成分—基因调控网络,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基因通路富集网络以及基因-疾病网络,以揭示中药复方的多种有效成分的协同作用机制。此外,应用分子对接方法,对化学成分影响较大的基因相关蛋白进行了相互作用分析,包括PTG2、EGFR、PPARG、ESR1、MTOR、AKT1、MAPK1、PPARA和MAPK8。大部分化合物都能作用于多个靶点,主要涉及生物碱、黄酮及其苷、有机酸及二蒽酮等结构类型,代表性的化学成分有水仙苷、芦丁、北豆根碱、黄岑素、汉黄芩甙、异夏佛塔苷、亚叶酸、伪金丝桃素等。结论:本文应用统计学方法、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方法,初步揭示了抗肿瘤传统中草药有效成分及其网络作用机制,为中药抗肿瘤多靶点药物设计提供重要信息。

主 题 词:肿瘤 中药 网络药理学 数据挖掘 分子对接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类]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类] 100602[100602] 10[医学] 

D O I:10.3969/j.issn.1673-7202.2018.08.044

馆 藏 号:203332739...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