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鹅坦布苏病毒E蛋白结构域Ⅲ的原核表达及抗原性分析 收藏
鹅坦布苏病毒E蛋白结构域Ⅲ的原核表达及抗原性分析

鹅坦布苏病毒E蛋白结构域Ⅲ的原核表达及抗原性分析

作     者:黄欣梅 赵冬敏 刘宇卓 杨婧 韩凯凯 李银 HUANG Xin-mei;ZHAO Dong-min;LIU Yu-zhuo;YANG Jing;HAN Kai-kai;LI Yin

作者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国家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14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2345)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2376) 

出 版 物:《南方农业学报》 (Journal of Southern Agriculture)

年 卷 期:2015年第46卷第1期

页      码:150-154页

摘      要:【目的】获得鹅坦布苏病毒(GTMUV)E蛋白结构域III的原核表达重组蛋白并明确其免疫原性,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及研制亚单位疫苗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 Bank中GTMUV JS804株E蛋白结构域III的同源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在其两端加入Flag标签序列和酶切位点,采用PCR扩增GTMUV的E蛋白结构域III基因(EIII),然后与p ET32a原核表达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后用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并以Western blotting鉴定其免疫原性。【结果】PCR扩增获得携带Flag标签序列的EIII基因片段约430 bp,将其插入p ET32a载体可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 ET32a-EIII。阳性重组菌经IPTG诱导表达5 h即可得到融合蛋白,分子质量约33.0 k Da,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显示,融合蛋白与抗Flag标签单克隆抗体、小鼠抗坦布苏病毒多克隆抗体均可发生特异性反应,检测到预期的目的条带。【结论】GTMUV E蛋白结构域Ⅲ能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诱导表达,且获得的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用于研制GTMUV诊断抗原和亚单位疫苗。

主 题 词:鹅坦布苏病毒 E蛋白 结构域Ⅲ 原核表达 免疫原性 

学科分类:090603[090603] 09[农学] 0906[农学-水产类] 

D O I:10.3969/j:issn.2095-1191.2015.1.150

馆 藏 号:203335748...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