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絮凝过程中的高密度微分场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收藏
絮凝过程中的高密度微分场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絮凝过程中的高密度微分场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作     者:杨少华 黄继国 刘壮 陈鸿汉 YANG Shao-hua;HUANG Ji-guo;LIU Zhuang;CHEN Hong-han

作者机构: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工程系 吉林大学环境工程系吉林长春130026 

出 版 物:《中国给水排水》 (China Water & Wastewater)

年 卷 期:2006年第22卷第19期

页      码:78-81页

摘      要:首次提出强化絮凝过程的高密度微分场理论,运用该理论设计了微分旋流絮凝池,并对其进行了生产性试验;此外还分析了传统絮凝池和微分旋流絮凝池中的微分场特性。结果表明,与目前水厂运行的絮凝池相比,在原水浊度为60~320NTU时,经8min的絮凝、15min的沉淀后,微分旋流絮凝反应池可使浊度降至2NTU以下,絮凝时间减小了近50%或更多,说明该絮凝池具有混凝速度快、絮凝效果好的优势。

主 题 词:絮凝 高密度微分场 梯度场 惯性场 

学科分类:08[工学] 0815[工学-矿业类] 

核心收录:

D O I:10.3321/j.issn:1000-4602.2006.19.023

馆 藏 号:203371408...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