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不同大麦品种(系)产量相关性状的杂交优势及配合力研究 收藏
不同大麦品种(系)产量相关性状的杂交优势及配合力研究

不同大麦品种(系)产量相关性状的杂交优势及配合力研究

作     者:陈晓东 季昌好 赵斌 朱斌 王瑞 CHEN Xiaodong,JI Changhao,ZHAO Bin,ZHU Bin,WANG Rui

作者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1 

基  金: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学科建设项目(17A0207)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5) 

出 版 物:《麦类作物学报》 (Journal of Triticeae Crops)

年 卷 期:2018年第38卷第9期

页      码:1100-1104页

摘      要:为了解我国不同大麦品种(系)产量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以我国不同产区的17份大麦品种(系)及其按NCⅡ设计配制的72个杂交F1为材料,考察其两年度株高、穗下节间长、穗长、单株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单株粒重等产量相关性状的表现,分析各性状的杂交优势与配合力。结果表明,株高正向中亲优势(MPH)与超亲优势(HPH)组合比例最高,两年分别为1.00、1.00与0.97、0.95,其次为穗下节间长、穗长及千粒重;穗粒数与单株穗数的MPH与HPH变幅较大,其次是单株粒重与千粒重。株高的一般配合力(GCA)与特殊配合力(SCA)的效应值和变异最大,其次是穗粒数与千粒重,穗下节间长、穗长、单株穗数及单株粒重相对较小。被测性状F1表型与GCA及SCA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本研究可为我国不同产区大麦品种间的杂交育种及亲本选配提供参考依据。

主 题 词:大麦 产量相关性状 杂种优势 配合力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科学类] 07[理学] 08[工学] 09[农学] 071007[071007] 0901[农学-植物生产类] 0836[0836] 090102[090102] 

核心收录:

D O I:10.7606/j.issn.1009-1041.2018.09.12

馆 藏 号:203377880...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