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心梗大鼠离体心脏的动作电位和不应期电生理研究 收藏
心梗大鼠离体心脏的动作电位和不应期电生理研究

心梗大鼠离体心脏的动作电位和不应期电生理研究

作     者:邢雁伟 王硕仁 王润桃 Xing Yan-wei;WANG Shuo-ren;Wang Run-tao

作者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700 

基  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建设计划(编号:XYX100260428) 

出 版 物:《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Acta Laboratorium Animalis Scientia Sinica)

年 卷 期:2005年第13卷第2期

页      码:101-105页

摘      要:目的对比观察正常大鼠和心梗大鼠离体心脏动作电位和有效不应期的特点。方法用离体灌流吸附电极记录单向动作电位,常规电生理方法测量最大动作电位幅度(APA)、复极90%(MAP90)、复极50%(MAP50)、复极20%(MAP20)、有效不应期(ERP)。结果(1)和正常大鼠相比,心梗大鼠离体心脏左心房电生理参数MAP90(56.3±2.7vs.64.5±8.7,P<0.05)显著延长,ERP MAP90(0.89±0.2vs.0.78±0.3,P<0.05)减小,基础周期为250ms;右心室的电生理参数MAP90(67.6±14.1vs.134.1±26.7,P<0.001),ERP(55.0±3.53vs.69.0±8.9,P<0.05)明显延长,ERP MAP90(0.79±0.1vs.0.60±0.1,P<0.05)减小,基础周期为250ms;左心室的电生理参数MAP90(87.2±15.7vs.168.8±31.2,P<0.001)也呈显著延长,ERP(59.0±4.2vs.90.0±17.7,P<0.001),ERP MAP90(0.65±0.081vs.0.54±0.090,P<0.05)呈显著减小基础周期为250ms;(2)与正常大鼠相比,心梗大鼠的MAP90离散度[(LVMAP90-RVMAP90)(17.0±6.5vs.51.4±28.7,P<0.001)]、ERP离散度[(LVERP-RVERP)(4.0±2.2vs.20.0±7.9)P<0.001]显著增加,基础周期为250ms。结论心梗大鼠心脏不同部位的MAP的复极时间都显著性延长,MAP90和ERP离散度增加,这些电生理特点是促进折返形成、造成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

主 题 词:动作电位 离体心脏 不应期 大鼠 生理研究 生理参数 ERP 离散度 对比观察 不同部位 生理特点 心律失常 延长 周期 基础 电生理 减小 右心室 左心室 显著性 MAP 相比 灌流 心房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科学类] 07[理学] 09[农学] 071003[071003] 

核心收录:

D O I:10.3969/j.issn.1005-4847.2005.02.010

馆 藏 号:203377934...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