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多叶准直器角度对中心型肺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的影响 收藏
多叶准直器角度对中心型肺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的影响

多叶准直器角度对中心型肺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的影响

作     者:阮长利 宋启斌 韩光 潘景辉 昌胜 杨露 胡健 陈心 RUAN Chang-li;SONG Qi-bin;HAN Guang;PAN Jing-hui;CHANG Sheng;YANG Lu;HU Jian;CHEN Xin

作者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中心湖北武汉430060 

出 版 物:《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Clinical Medicine)

年 卷 期:2018年第22卷第6期

页      码:675-678页

摘      要:目的比较多叶准直器(MLC)角度为0°时调强放射治疗(IMRT)与MLC为最优角度(MLC角度调整至叶片运行方向与靶区长轴垂直)时IMRT的放射治疗参数,为中心型肺癌最优放射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1例分期为T3N3M3较晚期中心型肺癌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40岁以上,平均年龄57岁。针对每个患者分别设计MLC为0°时的IMRT计划组A和MLC角度为最优的IMRT计划组B,处方总剂量均为66 Gy(33次),主要分析两种放射治疗计划的射野机器跳数(MU)、肿瘤靶区剂量、危及器官剂量等参数的差异。结果两种计划中计划靶区的体积被95%等剂量曲线包绕情况相似,对应为(99.06±0.37)%和(99.31±0.43)%(P>0.05)。两组计划中V_(105)、V_(110)、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值也非常相近(P>0.05)。计划组B中全肺V_(30)、V_(20)、V_5的平均值分别降低了2.11%、6.77%、12.40%(P<0.05),同时肺平均剂量(MLD)由11.25 Gy下降至8.31 Gy(P<0.05);计划组B心脏V_(40)、V_(30)、V_5的平均值分别降低了3.71%、2.80%、7.24%(P<0.05);计划组B放射治疗MU平均减少幅度(143±37)(P<0.05)。结论计划组A与计划组B相比,肿瘤靶区覆盖率、减少高剂量的照射、改善肿瘤靶区放射治疗剂量分布的均匀性几乎相近;而计划组B主要降低了肺、心脏、脊髓等危及器官的放射治疗剂量,使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明显的改善,且计划组B放射治疗MU都有所减少,即患者放射治疗时间也会有所缩短,对提高放射治疗效率都是大有裨益的。

主 题 词:多叶准直器 中心型肺癌 剂量差异 调强放射疗法 

学科分类:0831[工学-公安技术类] 100207[100207]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类] 1002[医学-临床医学类] 1001[医学-基础医学] 08[工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类] 100214[100214] 100106[100106] 100602[100602] 10[医学] 

D O I:10.13339/j.cnki.sglc.20181112.015

馆 藏 号:203395136...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