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复方芪麻胶囊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收藏
复方芪麻胶囊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复方芪麻胶囊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作     者:梁文坚 王清海 LIANG Wenjian;WANG Qinghai

作者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095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广州510095 

基  金: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计划项目(JDZX2015145) 广东省中医药局中医药强省专项(医院中药制剂建设项目)(粤中医办函102号) 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课题(20151010) 

出 版 物:《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Research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

年 卷 期:2018年第29卷第6期

页      码:693-697页

摘      要:目的探讨复方芪麻胶囊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结合耳缘静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的方法建立兔CAS模型。将3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2.5 mg·kg^(-1)),复方芪麻胶囊高、低剂量组(1.5,3.0 g·kg^(-1)),每组6只。连续灌胃给药6周后,观察各组兔颈动脉病理形态改变;检测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脂联素(APN)等生化指标含量;ELISA法测定颈动脉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隐热蛋白(NLRP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相关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兔颈动脉表现出内膜增厚、缺损、管腔表面不光滑等典型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学变化,血清TG、TC、LDL-C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P<0.01),APN水平显著降低(P<0.01),CAS相关炎症因子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复方芪麻胶囊组的兔颈动脉内膜增厚程度降低,血清TG、TC、LDL-C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P<0.01),APN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P<0.01),颈动脉组织中相关炎症因子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复方芪麻胶囊具有一定的抗CAS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脂、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和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有关。

主 题 词:复方芪麻胶囊 颈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 炎症因子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类]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类] 100602[100602] 10[医学] 

核心收录:

D O I:10.19378/J.ISSN.1003-9783.2018.06.003

馆 藏 号:203395274...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