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社会历史批评:魂兮归来 收藏
社会历史批评:魂兮归来

社会历史批评:魂兮归来

作     者:安涛 

作者机构:天水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 版 物:《文艺理论与批评》 (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

年 卷 期:2015年第1期

页      码:107-109页

摘      要:一、当前文学批评的状况 很多研究者对当前的文学批评都表示了不加掩饰的失望,如於可训认为当前的文学批评已被严重异化,经历了由克服政治性的异化到出现市场化的异化的复杂变化,文学批评既因为“缺席”、“失语”或话语的“自闭”,而与自己的对象隔离、疏远、分裂,又因为商品化和大众文化的影响,而将自己的职责、功能出让给商业广告和大众传媒,经由这样的过程,文学批评最终成了失去其特质的非批评、打着批评旗号的伪批评,甚至是与批评活动对立的“反”批评。[1]李星则认为,导致文学批评衰落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文学创作数量巨大,批评家无暇细读所有的文本,对于很多文本停留在“泛读”的层面,一是各种形式的新作研讨会“绑架”了批评家,使批评家的批评碍于人情而丧失了应有的“客观性”。[2]我们在这里列举了几种观点,这些观点无疑都不同程度地切中了当前文学批评的症候。概括起来讲,当前的文学批评呈现出这样几种趋势:文学批评与社会、与作家、与作品、与读者都严重脱节,批评话语被纳入了商业性的运作而失去了应有的客观性,批评家丧失了主体性而成为市场与人情的“奴隶”。

主 题 词:社会历史批评 文学批评 批评话语 批评家 “失语” 大众文化 大众传媒 商业广告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05[文学] 050101[050101] 

核心收录:

D O I:10.16532/j.cnki.1002-9583.2015.01.005

馆 藏 号:203412804...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