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蒙古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系(英文) 收藏
蒙古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系(英文)

蒙古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系(英文)

作     者:刘丽娟 叶宏 佟伟军 冯华 黄桂蓉 李永山 巴图 张永红 

作者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教研室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01 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教研室江苏省苏州市215007 内蒙古通辽市卫生防疫站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028000 内蒙古科左后旗卫生防疫站流行病科内蒙古自治区科左后旗02800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040040)~~ 

出 版 物:《中国临床康复》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年 卷 期:2004年第8卷第30期

页      码:6764-6765页

摘      要:背景:有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已有报道,但在蒙古族人群中尚不十分清楚。蒙古族是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的民族,因此有必要探讨蒙古族人群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系。目的:探讨蒙古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系。设计: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地点和对象:选择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后旗朝鲁吐苏木作为本研究现场,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在此长期居住的蒙古族居民。共获得有高血压家族史的高血压者51例、血压正常者32例和没有高血压家族史的高血压者64例、血压正常者85例。干预: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的插入/缺失多态性。主要观察指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多态性基因型频率和I、D等位基因频率。结果: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的三种基因型(II,ID,DD)在4组人群间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在4组人群中均表现出ID基因型频率最高,其次为II基因型,DD基因型频率最低。I,D等位基因在4组人群间的分布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在4组人群中I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D等位基因频率。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I/D多态性与蒙古族高血压的发生无关联。

主 题 词:高血压 人群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 血压正常 家族史 蒙古族 观察指标 结论 显著性 研究对象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科学类] 0831[工学-公安技术类] 1002[医学-临床医学类] 100201[100201] 100203[100203] 10[医学] 

D O I:10.3321/j.issn:1673-8225.2004.30.048

馆 藏 号:203423879...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