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浅析英语口语中讽刺含义的多种实现手段——以电影《三块广告牌》为例 收藏
浅析英语口语中讽刺含义的多种实现手段——以电影《三块广告牌》为例

浅析英语口语中讽刺含义的多种实现手段——以电影《三块广告牌》为例

作     者:傅俊杰 

作者机构: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 

出 版 物:《中学生英语》 (English Journal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年 卷 期:2018年第48期

页      码:122-123页

摘      要:1.引言讽刺是英语中常见的写作手法,也时常被运用在口语中。英语中讽刺“irony”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指的是不诚实的人或者是不诚实的、企图掩饰的说话方式。苏格拉底在和他人进行辩论的时候,也常常会使用讽刺的手法,假装出一种无知的状态而实际是引诱对手进入言语陷阱。书面写作中,很多作家尤其善于使用讽刺的手法,用一种幽默的、富有趣味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对某个人或者某种状况的嘲弄之意。

主 题 词:英语口语 讽刺 广告牌 写作手法 电影 irony 说话方式 苏格拉底 

学科分类:0502[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050201[050201] 05[文学] 

馆 藏 号:203423942...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