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开采环境再造人工顶板锚索支护设计 收藏
开采环境再造人工顶板锚索支护设计

开采环境再造人工顶板锚索支护设计

作     者:周科平 朱和玲 肖雄 陈庆发 ZHOU Ke-ping;ZHU He-ling;XIAO xiong;CHEN Qing-fa

作者机构: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湖南省深部金属矿产开发与灾害控制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83 

基  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B02A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490274)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050533035) 

出 版 物:《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 卷 期:2008年第39卷第6期

页      码:1119-1124页

摘      要:针对新疆喀拉通克铜镍矿高价值软破矿体的特点和试验开采环境再造连续采矿方法,并以顶板沉降量和塑性区范围为判据,运用FLAC3D软件对人工顶板预应力锚索支护进行模拟分析。设计3种锚网支护方案分别为:方案1,网度为4m×6m;方案2,网度为6m×8m;方案3,网度为8m×10m。通过比较各方案下顶板的沉降量、塑性区范围以及锚索最大轴力变化等参数,筛选出最佳支护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方案1中顶板最大沉降量仅为4.24cm,塑性破坏区延伸高度小于7m,锚索最大轴力为16.59MN,且变化平稳,满足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和经济合理的要求,而其他方案结果参数均超出混凝土顶板的稳定性极限,由此得出方案1为最佳设计方案。

主 题 词:开采环境再造 预应力锚索 数值模拟 支护设计 

学科分类:081901[081901] 0819[工学-海洋工程类] 08[工学] 

核心收录:

馆 藏 号:203425260...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